中國大陸不但已被國際車廠視為一大新興市場,挾技術能量突飛猛進,中國大陸車廠異軍突起,為提升汽車電子的良率與可靠性,亦著重於符合國際測試標準,預期10年內可望達成北美汽車電子環境測試標準,藉此搶攻北美市場。
克萊斯勒資深經理王政表示,中國大陸汽車廠商現正加速吸收大量人才,積極提升技術能量,未來實力不容小覷。 |
克萊斯勒(Chrysler)資深經理王政透露,受惠於中國大陸政府政策大力扶植,境內汽車和汽車電子廠商的技術能量已不可同日而語。為確實提升汽車電子的良率和可靠度,歐美主要車廠已針對舊版SAE J1879和SAEJ1211制定出更新版本,不同於舊版的規範,測試僅到規定時間為止(Test to Pass),此易引發無法估測通過時間後的穩定度與壽命的弊端;而新版本則強調測試到故障為止(Test to Failure),能真正掌握產生不良率的癥結點,進而提高汽車電子的穩定度。經由過去克萊斯勒與奇瑞、長城等中國大陸車廠的交涉,預期未來10年內,中國大陸車廠可望達成北美汽車電子環境測試標準。
隨著國際大廠不斷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並強化合作關係,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競爭將日益激烈。由於中國大陸自主品牌汽車廠商整合速度加快,車廠實力大為增強。為降低開發與關稅成本,國際汽車電子廠商亦紛紛加快本土化步伐。中國報告大廳即預計,至2012年,中國大陸製造的汽車電子產品將占整體市場50.1%。王政分析,中國大陸汽車電子廠商勢力興起,勢將成為台商的潛在威脅,因此,未來10年內,台商若不深耕中國大陸市場,恐將錯失良機。尤須格外注意的是,中國大陸現已參考歐美日產品召回的參數,未來不再僅以價格取勝,而是在產品性能與各國車廠一較高下。
由於中國大陸汽車產業發展穩健,勢將帶動汽車電子市場規模急速擴大。根據市調機構中國報告大廳指出,2008年消費者對汽車電子產品的熱情依舊,整車的電子設備普及熱潮並未消退,中國大陸汽車電子市場處於高速增長期,因此對波動和風險有較強的抵抗能力,預計至2009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2,000億元,到2012年,將超過人民幣3,200億元。